初识她时,她是银幕上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女子,绮年玉貌,连九十年代初昏黄含糊的老胶片都未能损去她一丁点的美貌。
那时她还未曾像现在这般瘦,脸上带点点婴儿肥,笑起来像糯米团子,又白又圆,还带点软绵绵的轻俏,十分邻家。白衣飘飘的古雪和凌湘是最初的念想,于是隔着遥远的千山万水想念香江,也懂得叹一句:“这么美?怎么会只是港姐第三名?”
其实那年的港姐第一名是郭蔼明,美女加才女,实至名归。郭蔼明的美好,是如成形的美玉,让你一见,便浸润到她的温润光华中去,沉溺其间。而她,恰如璞玉,虽然玉质甚美,但未经时光的雕琢,温润之气尚未如云华湛湛,弥漫四散。
但许久之后,当你一个转身,发现她已褪去往日的青涩,眉梢眼角一路散开无限沉韵时,才惊觉,这一路走路,她的点点滴滴,都在你眼角,在你心间。
最开始的时候,TVB识她的美,却也只懂得用美丽,所以一路角色派演下来,总是烟视媚行的女子,妩媚则妩媚,也不过总扮演欢场女子或花瓶角色,暗夜里孤独地妖娆。真无趣,若是这样只被用尽美貌,到头来让人惦念的唯有美貌,对于演员而言,不知是喜是悲?
所以有了《千里姻缘兜错圈》的形象大突破,人人都大跌眼镜,印象里浅笑盈盈的女子,怎会如此不顾形象?是。就是这样,形象放在一边,才让人察觉,原来你的演技,这样让人惊叹!还有我更喜欢的女长人,和黄子华嬉笑姻缘,和萝卜糕斗气斗智。想起病中岁月,最能让自己笑的两部剧,一是《栋笃神探》,二是《皆大欢喜》。
是TVB的死忠粉丝了,所以讲起她的剧,可以一部部婉转数来,这一数,便是十数年光阴。
仿佛,她总也未曾老去,最初时甄宓的惊艳,这样翩然而来,当得起“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”,连着郭嬛,我居然也十分喜欢。所以后来写第一部小说,着实想不出女主的名字,念及甄宓之善,郭嬛之恶,觉得世间女子,善恶不有自己,命运不在自己手中,都是一般无奈,于是有了“甄嬛”这个名字。
再到后来,《火舞黄沙》昏黄的边塞天色下,焦玉亦是一抹清凉甘芳。比之黎姿的明凤明艳动人,焦玉让人渐渐忘却她的美,唯记得这个女子坚毅的眼神,不容妥协的姿态。
《珠光宝气》的时候,最秒杀我的两个人,一个是岳华大叔,一个就是小狐狸。一点都不觉得他们不搭,反而是很好的一对。哪怕年龄的距离摆在那里,也生生是一对璧人。可见,演技多么重要,气场更要相当。
我就是喜欢有气场的女人。所以小狐狸那样坏,我都觉得可以原谅。
可是真到走进化妆间的一刻,喧闹混乱的里间人来人往,她就静静坐在那里,由着化妆师梳起皇后的正装发式,一身明黄的皇后里裳,敛住了毕身华艳,却让人过目不忘。
曾有人问我,骤然见到心中偶像,是什么感觉?
很近的距离,却感觉不真实。
是的。现实生活里,她温婉而宁静,笃信宗教,一动起来又嘻嘻哈哈,全无半点屏幕上的样子。可是戏服一上身,瞬间颜色俱来,一举一动,她是生来的国母。
其实我很惊诧,她一点都不是我想的宜修的样子。宜修不是惊艳的人物,宜修太坏。惯常女演员,谁愿意演恶人。可是,可是,偏偏她的宜修,那样凄苦,那样不得已,拼命想去抓住虚幻的追求,却重重跌落。
午夜梦回的时候,伸手想要去抚摸那人离去后枕间的余温,却不过是,两手空空。
原来,也不过是等爱的女子。
等到的,是福气;等不到的,是悲辛无尽。
幸好,现实生活中的她,那样幸福。
评论